2012年4月4日星期三

《彩墨春秋》(海纳百川通融四方)知名企业家邵行天先生谈21世纪展望。东方之声编辑部供稿

 
Posted by Picasa

6 条评论:

扬帆 说...

《第四次产业革命之展望》

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革命性的影响。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科技纳米化、生物化、数码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快速被技术革命浪潮推向新的大变革、大融合、大发展的地球村时代。
回顾三次工业革命,展望未来,对认识当今社会和发展趋势,可以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三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领域:棉纺织业、采矿、冶金与交通运输等
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重大发明: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汽船、火车。
影 响: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惊人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引起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它使社会 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 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材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和落后。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的旧制度,促进了世界经济 的发展。

扬帆 说...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领域:新能源的利用(电力、石油)、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电讯业的兴起。
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重大发明:电力、发电机、电动机、耐用电灯泡、内燃机、柴没机、汽车、飞机、有线电报、有线电话、无线电报等。
影响: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外疯狂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知识,然后又反过来促进理论的应用。

扬帆 说...

第三次工业革命:
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领域: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合成材料等
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合成材料等取得突出成就。
影响: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社会生活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有人提出:目前世界其实已经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期,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期。
这个提法是否有道理,值得探讨、商榷。

扬帆 说...

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始
时间:20世纪末至今
领域:太阳能、数码网络技术、纳米技术、生化技术、复合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遥控技术等
标志:生物工程、能源革命,太阳能普及利用、数码网络技术软硬件的革命和产业链的完成、纳米技术、材料革命、发射卫星和航天技术成熟,激光和遥控技术的大发展。
影响:迅速推动地球村的形成。根本颠覆传统的社会运作形态、经济运作模式。
人类社会空前的信息化、透明化,经济社会结构产业链、经销链将根本改变,电子商务的普及迅猛,社会管理一卡化,信用卡代币,可控的无钱币时代开始,工厂直销与客户相连,
市场凋敝和社会就业危机将震撼世界,世界将会经历一个大动荡、大融合、大分配、大协调的过程;随之,也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更加文明进步与 和谐。
太阳能和水培技术、耕养共生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根本解决了人类对于生存问题的担忧。卫星登月技术的成熟,人类社会将步入太空时代。

《彩墨春秋》(海纳百川通融四方)东方之声编辑部编改

- --- 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生态科学 --- -
鱼菜共生(Aquaponics)就是将鱼类与蔬菜水果结合,共同生长的应用设施,可作为中小学的生态教学,也可以达到日常生活上的实用。
其原理: 利用鱼的排泄物,经由抽水机送到有硝化作用的蔬菜水耕池,其中的水中悬浮物与有害原素(有机大分子),经硝化菌等益菌的转化为营养小分子(氮、磷、钾、 镁、----等)后,供给植物的水根吸收,经光合作用促使植物成长,同时也净化了水质,循环回鱼池供给鱼类健康的生长环境,这种利用水循环交换的设备,使 两种生物互惠合作生长的方式,称为鱼菜共生。

Aquaponics 是一个在字典上查不到的英文新生字,来自于近代绿生活科技发展所创造出的新字,其中Aqua=Aquaculture(水产养殖), ponics=Hydroponic(水耕),中文以〝鱼菜共生〞称谓之。在国际上,Aquaponics 是一个现代因应环保,而发展出的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最新生态科学。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与概况
收件箱 x

HangTian Shao shaohangtian@gmail.com
11:53 (8 小时前)


发送至 我, 邵行天


http://www.tesoon.com/ask/htm/05/20746.htm

扬帆 说...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与概况


2008年3月1日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时间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地域
西欧 、北美。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的。
兴起原因:
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国家。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利织布机等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随着机器生产的增多,原有的动力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工业革命的扩展
欧洲其他国家虽然也有杰出能干的工人,也有具有发明精神的人,但这些国家缺乏发展机器工业所需要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以及保证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文化等条件。

在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废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为资本主义工业化扫除了障碍。拿破仑当政后,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法国的工业革命(18世纪末17世纪初~19世纪中期)创造了条件。此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也纷纷加入工业革命的行列,到19 世纪末,这些国家先后都完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影响
经济领域:生产力极大的提高。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政治领域:是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
工业革命前后的一些重要发明 时间 发明人 发明

1712年 英国人汤姆斯•牛考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

1764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78年 约瑟夫•勃拉姆 抽水马桶

1796年 塞尼菲尔德 平版印刷术

1797年 亨利•莫兹莱 螺丝切削机床

1781年 詹姆斯•瓦特 改进了牛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1807年 富尔顿 蒸汽轮船

1812年 特列维雪克 科尔尼锅炉

1814年 斯蒂芬森 蒸汽机车

1815年 汉•戴维 矿工灯

1844年 成廉•费阿柏恩 兰开夏锅炉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作用,常常超过了政治革命,只是在形式上不似政治革命那样出现强烈的冲击波和引起局势的大动荡。生产力的超乎人们意料的大发展,工厂制取代手工工场的巨变,展现出资本主义社会机制的一种新的而貌,带动着整个社会快速地演变。几十年下来,就使得以农业与乡村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变成了以工业与城市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大规模地改变着人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新城市的兴起,旧城市的改观,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大趋势,国家向城市化社会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如此等等,都使得身处其境的普通人和当政者大为惊讶,有悲有喜,但却只能去适应,决计无法阻拦。

这种全面深刻的社会变化,说到底就是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表现,后者比前者更加显露出创造与进取的精神,奋力竞争的意识,更具有挑战性。它以不可逆转的气势,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习俗、价值取向,乃至择业的标准。在这个社会转折的进程中,伴随着严重的剥削与压榨,“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况甚为鲜明。于是,社会结构、阶级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组合成一些新的社会利益群体。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形成。

工业资产阶级比起工场手工业时期由商人组成的资产阶级,有着更强的进取精神和在自由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它以使用机器的产业为依托而取得的成就,也远非旧日的资产者所能比拟。工业对农业的改造能力,吸收自由劳动力的容量,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都使资本主义在世界历史的潮流中扮演了主角,迅速改变着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力量的对比。19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席卷全球,到世纪中叶就初步形成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正是这种历史巨变的体现。封建的和封建以前的社会制度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只能让位给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即产业工人的队伍,是又一个全新的社会利益群体。它与过去的手工工场工人不同,没有小块土地,没有传统的生产工具,也不带任何的宗法色彩,是纯然的雇佣劳动者。使用机器生产的劳动条件和由机器联结的集中劳动环境,使他们具有了集中、团结、纪律性强的特点。为时不久,他们就逐渐意识到了自己这个群体是同命运和具有共同愿望与要求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阶级意识,知道自己属于同一个群体。后来经过科学理论的引导,才会体会到阶级觉悟的概念。当然这只是那些先进的工人。工人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起来斗争,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社会地位,从而形成为一股历史潮流,为世界历史增添了新的内容。正是这股潮流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逐步结合,这股潮流也日益壮大起来,成为19世纪并行交错的历史大潮之一。

两大社会阶级的形成和发展,机器工业对手工业的排挤,使以往的中等阶级发生了分化和改组。所谓中等阶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资产阶级,包括小企业主、小店东、手工工匠、商贩等等。他们中的少部分,在机器大工业的排挤下遭到破产,大量被迫受雇于工厂,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多数人则还继续存在,但是有不少人感到岌岌可危,面临破产的威胁,更多的人虽还没有面临危机,但瞻望前景也颇感担忧。因而也形成为另一个社会利益群体,渴望在社会巨变中求得一席之地,竭力为维护和提高社会地位而斗争。19世纪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流派为数众多,其根源就在于此。其中,无政府主义倾向大抵上反映的是破产者的情绪;而极力宣传保留小私有制的学说,则常是小资产阶级忧心忡忡地体现。小资产阶级热衷于参加民主运动,也是出于争取提高社会地位的愿望。

扬帆 说...

=============================
第二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人类跨入了电气时代。

19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早期汽车

20世纪初,以内燃机为动力的飞机飞上蓝天,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随着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石油的开采量和提炼技术也大大提高。1870年,全世界只生产了大约80万吨石油,到1900年已猛增到2000万吨。

早期飞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以从4个方面来说:

首先,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如电力,煤炭等,这些新能源的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

其次,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长期困扰人类的动力不足的问题。内燃机的发明又促进了发动机的出现,发动机的发明又解决了交通工具的问题,推动了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的足迹遍布了全世界,也让各个地区的文化,贸易交流更加便利。

第三,通讯工具的发明。自从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贝尔发明了电话之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不在局限与面对面的谈话。

最后,化工业的迅猛发展。炸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军工业的进步,并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煤炭中提取各种化合物,塑料,人造纤维先后被投入实际生活。

上述的四种发明,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开始通过科学研究来获得纯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