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星期一

海纳百川通融四方(东方之声/彩墨春秋编辑部)《复兴的中国》(我之上海所见)1

Posted by Picasa

1 条评论:

扬帆 说...

三,高楼万幢如雨后春笋,公路悬空如龙飞凤舞。

从浦东国际机场到浦西的人民广场的沿途,上海的城市发展,雨后春笋般的高楼大厦和挖空心思,无地造地,寸土胜金的的发展观念,以及绿化环境景观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我 感到,现在上海人在上海发展城市规划时,与过去简单的单一的发展有明显的不同,规划者已将城市绿化归入了城市发展计划中;虽然,从目前的城市发展来看,灰 沙空气令人们有时要捂住口和戴上口罩,有时让外来客感到不适,上海建设楼房环境和路上空气的清新度还有待于改善,但是从国际机场沿途进入浦西的约一个小时 车程中,我们可看到,城市规划者重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平衡的雏形。上海的城市发展正以现代化国际城市发展模式的方向突飞猛进,城市发展建设规模可用 惊人、神奇的速度来形容.宽阔的高速公路可与美国各高速公路的质量比美,公路两边绿树成荫,树丛的后面一幢幢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我评论说,几年没有回上 海,现在上海楼房看来建设发展真快,可能已建造几百幢楼房了吧?一位朋友立即纠正说,什么?几百幢?现在上海楼房三位数早已过去啦,起码四位数\五为数大 概差不多,他的意思是说,起码几千幢上万幢.这种轻松侃谈,虽然随便,没有具体文件数字,但从看到高楼万幢如雨后春笋,公路悬空如龙飞凤舞的这种发展现 实,令我这老上海自称的上海人,在上海展现出的雄伟壮观现实面前,不敢再以老上海自称,上海变了,我的自感不凡的固执心态也变了,我已委屈地被现实贬为三 等人,变为外地人,乡巴佬。上海人的伟大气魄和发展速度,尤其是现代城市发展和环保的理念以及发展势头令我不得不接受自己是乡巴佬的地位。

四,十里洋场喧闹依旧,商家变化万千;南京路淮海路物价高攀,老外惊愕却步。

回上海,逛马路,是老上海人的风习。回到上海,我第一件事就是想到外面走走,看看故乡上海发生了什么变化,看看上海到底变成了什么模样。
用了一天时间,到淮海路、南京路逛了一圈,顺便领略 一下上海的市面行情。
淮海路过去是一条购物可与南京路类同的大马路,这两条路一向被称为,上海的两条腿,是上海人购物最繁忙的路,也是反应上海市场和社会,以及历史文化风貌最典型的门面。当时,当地人习惯上说,南京路商品是卖给外地人的,淮海路商品是卖给本地人的。老外来了,参观也是给他们观看这两条路的风景。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这两条道路,虽有所改变,但变化都不大,在近20年里这两条上海人的腿,上海的门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 今这里沿街门面已全部翻新。所有的沿街点面都要达到国外著名商业区街的高质水平。上海人利用五到十年时间已将小店铺和建筑不雅的老式房屋全部推倒,在此基础上 建筑起一幢幢大楼超市,或将原来好的历史建筑与周边好的建筑群连接一体,改造成新的并联式商业销售街圈。在这两条主街上宽大的玻璃橱窗,现代理念的各类橱窗装饰,令人眼花缭乱 的新老商品,繁杂喧闹从各地来的旅游、观光、游逛、购物的人群,将上海的繁华景观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尤其,在这十里洋场南京路和上海现代历史文化博物馆的 淮海路带动下,上海的市场体系有了更广泛的发展,上海人心目中的繁华中心已从浦西向浦东延伸,苏州河、黄埔江上海的初源地一线已难展现上海的风华。上海的风貌过去是一 个点或一两条街来展示;而今,上海的风貌将是要用全方位、放射性的眼光来观赏它的风采了。
从南京路向西延伸,西藏路、静安寺、虹桥商业圈、曹家渡商业圈、。。。,淮海路 由东向西,人民路老城皇庙商市改造,新天地旅游商业区、徐家汇商业圈的建立,向西与闵行、莘庄连接起来;以往东西向的北京路、延安路、建国路、徐家汇路是商业 较冷僻的路段,现在已成繁华喧闹整体延伸的重要商街,与纵向延伸的大马路相交的横向的小马路,现已是市价高昂,小店铺无孔不入的发财宝地。从全国各地涌来上 海发展淘金的外地个体商家,在这些繁华中心地段,见缝插针,开起了各类商市,有开饭店、饮食铺位,鞋店、服装店等。
在淮海路上一位朋友问我:“你觉得淮海路有什么变化?”,我说:“淮海路变化给我最大的刺激就是,我进了几家商店后,就再也不愿意进去了,”那位朋友好奇地问我:“刺激?因为什么刺激你不愿意再进商店去了?”我说:“其一,物价太高,高的离谱,这里的物价可与美国曼哈顿商店同类最高价相比,有的还要高。我进店里问几件看上去还时髦的服装,第一次问,一件夹克衫,那位服务小姐上下看了我一下,然后,告诉我,799元;我听后,不敢再多问,走到另一端,然后,我看了一件呢大衣,问她价钱,她用一种特殊的眼神看了我一眼,马上逼近我说:这件大衣现在在打折,面价12000元现在三折优惠;我听后哑语,二话不说,调头就匆匆走出店门;其二,营业员太热情,热情到令人感到不舒服,有被贴牢不能不买的感觉。如此高的价位,如被套牢,客人感受如抢钱一般。这是我匆匆离开的主要原因,”因此,我说:“我用刺激两词来形容我回上海的感受大概还算恰当。”

在南京路的店里,我看到,一对老外夫妇在一家服装商店,拿着一件开丝米羊毛衫在与服务小姐讨价还价,那位老外看上去是中东人,英语讲得不很好;不断地拿起那件羊毛衫问小姐,“good? good?”那位服务小姐也一直在说“开司米,开司米”;然后,周边的服务小姐们为了帮助促销也来当托,不断地对客人说“开司米”;那位老外乐得开口直笑,使得边上的老伴很吃醋,一边笑一边摇头;我在边上走过,看到此情悄悄地对服务员经理说,你们不要再说“开司米了”,我说:“老外在笑你们,认为你们在说“kiss me”,意思是让男老外亲亲。经理用上海话转告大家说开司米的英文意思,大家一听,哇,得一声都不再说了,乐个不停,那老外夫妇也悟出是误会,笑个不停,但讨价还价还是不断,最后,热乎了一阵,讲价不下还是没有买,走了。高价位,打折盈利,当面讨价还价,是当今市场获利的一种营销手段,这种方式往往在有自尊心的客户间攀谈运营常有不菲的截获,这已是当今上海市场营销中的一个特点。
。。。讨价还价的或进店只看不敢多问的外来客,随着开放的市场,外国客人越来越多,此种现象已屡见不鲜了。然而,最让老外感到迷茫的事和留下深刻印象的,我想大概是高昂的物价和变魔术般的打折,以及讨价还价的艺术学问了。
如果有人要问我回上海有什么感受,我会告诉他,在上海买东西淮海路上的东西好看不好买,南京路上的东西好买不实惠。尤其,特别要注意的事,不要太招耀,要学会讨价还价的艺术和学问。